足迹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0章(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苏葵等着“但是”,果然她说道:“但是我们要求你通过每一级的考试。”郑云虹告诉她,经过他们商议,可以不要求她一学期一学期地修完所有课程,只要她通过每一学年的考试,就可以跳上一级。而考试的内容由他们来决定。现在苏葵是大一,也就是说,她只要通过了老师们出的每一学年的水平测试,经过四次考试,就可以直接去读毕业班了。他们并没有提出让苏葵做别的,只是让她考试而已,这对苏葵来说反而比编教材还轻松一点。“就是老师们出的题到时候可能会有些难……”苏葵赶紧保证,生怕错过这样的好事:“老师,我不怕题难,如果我不能通过,那就证明我没有那个能力,怪不了任何人。”于是,苏葵的埃德蒙的信最简单,也最让人高兴。因为最先出现的就是一张汇款说明。《小草青青》的版权费到了。新法郎五万,折合人民币两万多元,已经通过国际经济司为她汇款,请她注意查收。自十八世纪中期以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一些国家就大幅度地提高了稿酬价格。于是苏葵收到了她有史以来最高的一笔版权费。至于埃德蒙随后说的,目前这部小说在法国造成的影响是他们当初已经预料过的。不过和他们当初讨论的有些出入。由于出海时间不长,这部小说还正在群众群体中发散它的影响力,声势暂且没有显露。最先引起轰动的不是学生,不是广大女性,而是作家群体。掌握着大众媒体喉舌的文坛行影响力是其余群体不及的,就像苏葵当初的小说,在群众中还没有发酵,报纸上就展开了巨大的争论。这部处在新小说流派和现实主义流派两派争端白热化,甚至是现实主义式微时出现的国外小说,很快就吸引了文坛注目。“一位神秘的东方作家,一部改变女性命运的故事”。这是当初萨拉在报纸上亲自说过的话。并且附带上了这位东方作家的照片。不像是国内大家久久不知道苏葵就是作者,国外的人一开始就知道了原来这部小说就是那个曾经在他们国家扬名过的东方女孩的作品。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竟然是一个看起来可能还未成年的学生写的。最令人惊叹的是,这部语言地道,文笔老练的小说竟然还是她自己翻译的!这就是现在华国年轻人的实力吗?这一刻,他们对神秘的东方再次添了一层敬畏感。很快,埃德蒙接受采访,表达了对这部国外现实主义作品的欣赏。紧接着,他的老朋友们纷纷发声,赞扬这位作家拥有“精准而超前的眼光”,赞扬她的作品是“东方文化的一角缩影”,是“优良女性品质的体现”……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xbqg2.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